当前位置:
首页 > 首页轮播
发挥科研支撑作用 助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
发布日期:2024-05-20 19:49 信息来源:济宁市机构编制网 浏览次数:

机构编制科研是一项打基础、利长远的重要工作。近年来,济宁市委编办始终把科研工作放在突出位置,紧紧围绕市委、市政府中心工作,不断加强机构编制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,以扎实有效的科研工作助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。2023年,市县共有13项科研成果在第二届山东省机构编制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奖。

一、抓实组织领导,打造良好科研生态

一是领导高度重视。编办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、带头领题研究,引导党员干部养成科研思维、掌握科研方法。鼓励申报省市各类社科类研究课题,搭建机构编制大讲堂、稿件评审会等研究交流平台,大力推进机构编制基础性、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,营造人人有课题、共同搞科研的良好氛围。二是强化组织保障。健全科研管理制度,制定《关于在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》,压实工作责任,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、分管领导牵头、科室协调配合工作机制。每年专门列支机构编制科研经费,常态化开展机构编制优秀科研成果评选,牢固树立重视科研、支持科研、鼓励科研的鲜明导向。三是注重市县协同。充分发挥市级政策把握全、平台资源多和县级掌握情况实、了解群众需求等方面的优势。组织各科室(单位)与县(市、区)建立结对关系,集中科研骨干力量,通过联合调研、定期会商、集体攻关等方式,凝聚科研工作合力,提升成果质量。

二、抓牢关键环节,构建高效科研体系

一是聚焦中心工作,在课题申报上精挑细选。坚持磨刀不误砍柴工,聚焦提报、论证、筛选等关键环节,着力在选题上下足功夫。围绕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、文化两创、现代金融产业发展、安全生产等事关济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、战略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,认真研究提报山东省机构编制研究课题、济宁市社科规划项目课题,以高质量选题为形成高水平成果打下坚实基础。二是坚持系统推进,在组织实施上精耕细作。每项科研课题均组建专门课题组,组长由市委编办分管负责人或各县(市、区)党委编办主任担任,配备组员不少于2人,并明确职责分工,做到责任到人、配合到位。每个课题组根据工作实际制定调研实施方案,确保步骤清晰、任务明确。建立科研课题清单管理台账,实行每月调度、及时提醒,定期组织召开科研项目中期推进会、结项总结交流会,研究解决问题困难、分享交流科研经验,确保各项重点科研课题高效推进、按时完成。三是借助外脑外力,在科研质量上精益求精。探索建立与专家学者联系合作机制,借助高校、党校、科研机构、职能部门等科研人员和业务专家智力资源,邀请深度参与机构编制制度文件起草、决策论证和科研攻关等工作,实现整合提质、优势互补。


创新开展机构编制大讲堂


三、抓好成果转化,全面提升科研质效

一是坚持问题导向,着力破解发展难题。围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体制机制问题,分析深层次原因,找准关键性症结,研究提出解决问题、促进发展的思路方法和政策举措。比如,为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,主要负责人亲自领衔,组建专题调研组,深入6个开发区开展调研,形成《关于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调研报告》,为市委决策提供重要参考。在前期调研基础上,优化调整市县开发区机构设置,厘清开发区与属地职责边界,制定出台《开发区人员控制数管理使用办法》,进一步激发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活力。二是坚持民本导向,切实办好民生实事。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聚焦教育、卫生、养老、托育、就业等民生领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强化相关部门管理服务职能,加大机构编制支持保障力度,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。近年来,根据长期跟踪调研成果,总结提炼基层先进经验做法,印发《关于服务保障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若干措施》,全力支持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;制定完善推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动态达标的政策措施等,持续深化优编强教改革,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更加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。三是坚持结果导向,积极探索创新实践。围绕机构编制管理实践中遇到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,积极开展前瞻性研究,主动指导探索性实践,为机构编制工作创新思路理念、创新体制机制、创新技术手段等提供智力支持。为进一步改进提升职能运行监管方式和效能,吸收借鉴实践经验,形成《创新机关职能运行监管方式的研究与思考》,推动以市委编委名义印发《关于建立推动部门主动履职工作机制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创新建立推动部门主动履职工作机制。任城区围绕解决新行业新业态监管难题,深入市场监管、“12345”政务热线平台和社会治理中心等部门单位开展调研,明确医疗美容、物流运输、民宿、线上教育培训等8个新行业新业态监管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,创新建立两个办法、一张清单、三项联动监管执法体系,为新行业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